欢迎光临
|
|
2025年8月7日,Thu |
你是本站 第 73667513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78867190 页 |
|
|
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赵鼎(1085-1147) 字元镇,号得全居士,解州闻喜(今属山西)人。徽宗崇宁五年(1106)进士。绍兴初,累官签书枢密院事,拜尚书右仆射,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曾荐用岳飞收复重镇襄阳。绍兴八年(1138)宋金和议时,因争地界,与秦桧意见不合,被罢为奉国军节度使。旋谪居潮州,再移吉阳军,仍被秦桧胁迫,忧愤国事,不食而死。能诗文,善词,多思念故国河山之作,凄楚劲峭。有《忠正德文集》,词集有《得全居士词》一卷。
|
|
|
|
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明.唐寅 |
|
|
|
昨夜海棠初着雨, 数点轻盈娇欲语。 佳人晓起出兰房, 折来对镜化红妆。 问郎花好奴颜好? 郎道不如花窈窕。 佳人闻语发娇嗔, 不信死花胜活人。 将花揉碎掷郎前: 请郎今日伴花眠!
|
|
|
|
|
|
|
|
|
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|
唐五代 韩翃 |
|
长簟迎风早,空城澹月华。 星河秋一雁,砧杵夜千家。 节候看应晚,心期卧已赊。 向来吟秀句,不觉已鸣鸦。 |
|
|
【注释】
簟:竹名。 澹:荡漾、流动。 月华:月光。 向来:前时。 秀句:指程近《秋夜即事》诗。 鸣鸦:指黎明时乌鸦啼噪。这里指天亮。 看:估量。 心期:以心相期,心心相印。 赊:迟。 砧杵:垫石和棒槌,捣衣用具。此指捣衣声。
|
| 【评析】 | 这是一首酬答诗,为了酬诗,而通宵未眠,足见彼此心期之切。前半首写秋夜景色,声色俱全。颔联属对,尤其自然秀逸。后半首写秋夜感怀,真挚感人。颈联写更深夜阑,以心相期而不得入眠。末联写吟赠诗,不觉已鸦噪天明。“星河秋一雁,砧杵夜千家”,清新活泼,实属佳对,向来为人所称道。
这是一首酬答程近所赠的同题诗。诗的前六句都紧扣“秋夜”,七八句是称赞程诗之美,因为欣赏他的原作和要写和诗,竟至苦吟了一夜,通宵未眠。 | | 【白话译文】 | 长竹迎着早来的秋风,空城荡漾着清丽的月光。一只鸿雁飞向银河,静夜传来千家捣衣的砧响。眼看季节推移行将岁暮,迟迟不眠心有所思。一直吟味您相赠的诗句,听鸦啼不绝已是东方欲晓。 |
|
【评论】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