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|
|
2025年8月7日,Thu |
你是本站 第 73666833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78865074 页 |
|
|
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韩愈 |
|
|
|
秋灰初吹季月管, 日出卯南晖景短。 友生招我佛寺行, 正值万株红叶满。 光华闪壁见神鬼, 赫赫炎官张火伞。 然云烧树火实骈, 金乌下啄赪虬卵。 魂翻眼倒忘处所, 赤气冲融无间断。 有如流传上古时, 九轮照烛乾坤旱。 二三道士席其间, 灵液屡进玻黎碗。 忽惊颜色变韶稚, 却信灵仙非怪诞。 桃源迷路竟茫茫, 枣下悲歌徒纂纂。 前年岭隅乡思发, 踯躅成山开不算。 去岁羁帆湘水明, 霜枫千里随归伴。 猿呼鼯啸鹧鸪啼, 恻耳酸肠难濯浣。 思君携手安能得, 今者相从敢辞懒。 由来钝騃寡参寻, 况是儒官饱闲散。 惟君与我同怀抱, 锄去陵谷置平坦。 年少得途未要忙, 时清谏疏尤宜罕。 何人有酒身无事, 谁家多竹门可款。 须知节候即风寒, 幸及亭午犹妍暖。 南山逼冬转清瘦, 刻画圭角出崖窾。 当忧复被冰雪埋, 汲汲来窥戒迟缓。 主 |
|
|
|
|
|
|
|
|
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|
唐五代 柳宗元 |
|
汲井漱寒齿,清心拂尘服。 闲持贝叶书,步出东斋读。 真源了无取,妄迹世所逐。 遗言冀可冥,缮性何由熟。 道人庭宇静,苔色连深竹。 日出雾露馀,青松如膏沐。 澹然离言说,悟悦心自足。 |
|
|
【注释】
“汲井”句:意为以井水漱口,拂去衣上的尘土,以示读经时的虔诚。 真源:真正的本意。 了:了然,明白。 遗言:指佛家的遗言。 冀:希望。 冥:暗合。 缮性:修养心性。 熟:指精通。 贝叶书:即佛经。古印度没有纸时,常用贝多罗树的叶子写经文。 澹:宁静。 离言说:难以言说。 心自足:心里感到舒畅而满足。 道人:指名叫超的僧人。 余:指遗留。 膏沐:本指润发的油脂。
|
| 【评析】 | 此诗是作者被贬永州时所作。佛教在唐时很盛行,虽然柳宗元是唯物主义哲学家,但好佛理。诗的内容是写他读经悟道的感受,抒发了诗人的哲学见解。前半部写他到禅院读经,指责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诞的事情,而不去了解佛经的真正含义。后半部写他认为佛家的精义与儒家之道有相通之处。诗中描写了禅院的清静幽雅,清迥绝尘,令人流连忘返。
写出晨读禅经的情景和感受,曲折地表达了埋藏在心底的抑郁之情,如同苏轼所说:“寄至味于澹泊。” | | 【白话译文】 | 汲取清明透亮的井水洗漱口齿,再拂去衣衫上的尘埃。内清心外洁净,我才捧着经书,走出书斋虔诚地诵读。佛经的真义不被人们领悟,荒诞虚妄却被人们所追逐。我本希望能领悟佛经深奥的道理,然未能修养心性又如何精通。僧人的庭院静寂幽雅,青苔蔓延到竹林深处。太阳徐徐升起,晨雾还未散尽,晓露映着日光,葱郁的青松仿佛用油脂刚刚沐浴。我心宁静得难以言说,能领悟到这种境地,我心里感到舒畅而满足。 |
|
【评论】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