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欢迎光临
|
|
| 2025年11月7日,Fri |
你是本站 第 76335489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| 总流量为: 82431699 页 |
|
|
| 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崔翘,融之子。开元中,与兄禹锡相次为中书舍人,历礼部侍郎,赠荆州大都督。诗三首。
|
|
|
|
| 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李白 |
|
|
|
昨夜吴中雪, 子猷佳兴发。 万里浮云卷碧山, 青天中道流孤月。 孤月沧浪河汉清, 北斗错落长庚明。 怀余对酒夜霜白, 玉床金井水峥嵘。 人生飘忽百年内, 且须酣畅万古情。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, 坐令鼻息吹虹霓。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, 西屠石堡取紫袍。 吟诗作赋北窗里, 万言不直一杯水。 世人闻此皆掉头, 有如东风射马耳。 鱼目亦笑我, 请与明月同。 骅骝拳跼不能食, 蹇驴得志鸣春风。 折杨皇华合流俗, 晋君听琴枉清角。 巴人谁肯和阳春。 楚地由来贱奇璞。 黄金散尽交不成, 自首为儒身被轻。 一谈一笑失颜色, 苍蝇贝锦喧谤声。 曾参岂是杀人者, 谗言三及慈母惊。 与君论心握君手, 荣辱于余亦何有。 孔圣犹闻伤凤麟, 董龙更是何鸡狗。 一生傲岸苦不谐, 恩疏媒劳志多乖。 严陵高揖汉天子, 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。 达亦不足贵, 穷亦不足悲。 韩信羞将绛灌比, 祢衡耻逐屠沽儿。 君不见李北海, 英风豪气今何在。 君不见裴尚书, 土坟三尺蒿棘居。 少年早欲五湖去, 见此弥将钟鼎疏。
|
|
|
|
|
|
|
|
|
|
游子吟 |
| 唐五代 孟郊 |
|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 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 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 |
|
|
【注释】
寸草心:小草的嫩心,比喻游子的心。 晖:阳光。比喻母爱的温暖。 线:指针线。 游子:指出行的儿子。 密密:指密密的针脚。 恐:担心。
|
| | | 【评析】 | 这是一首伟大母爱的颂歌。诗中以白描的手法歌颂了伟大的人性美——母爱。诗的开头两句,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。中间两句通过一个缝衣的特写镜头,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,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。虽无言无泪,却满溢着爱的深情,扣人心弦,催人泪下。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,以通俗形象的比喻,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,将平常的母子之情升华为世间知恩厚报的真挚感情。全诗纯用白描手法,无华丽的词藻,亦无琢饰,于清新流畅、淳朴素淡的语言中深寓哲理,情真意切,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,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,千百年来脍炙人口,历久弥新。
本诗题下,诗人有自注:“迎母溧上作”,系孟郊居官溧阳时的作品。苏轼论及孟郊的诗有“诗从肺腑出,出辄愁肺腑”之评价,系指这样的诗。由于该诗亲切而真诚地吟颂了既普通又伟大的人性美——母爱,因而千百年来一直能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。这首诗清新流畅,诗味醇美。 | | | | 【白话译文】 | 慈母手中的针线呵,游子身上的寒衣。临行之前,密密的针脚缝进多少盼子早归的温情印记。儿女的孝心就像那小草,怎能报答慈母春晖般的深恩厚意! |
| |
| 【评论】 |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