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|
|
2025年5月4日,Sun |
你是本站 第 70498799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75044526 页 |
|
|
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孔平仲(?-?) 字毅父,临江新喻(今江西新余)人。英宗治平二年(1065)进士。曾为秘书丞、集贤校理、江东转运判官等。因属“元佑党人”,贬知衡州,累贬惠州安置。徽宗立,召为户部郎中,后出使陕西、帅鄜、延、环、庆等地。绍圣时,被罢职。长于史学,工文词,与其兄文仲、武仲俱有文名,并称“三孔”。有《朝散集》十五卷。
|
|
|
|
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陈羽 |
|
|
|
风光满路旗幡出, 林下高人待使君。 笑藉紫兰相向醉, 野花千树落纷纷。
|
|
|
|
|
|
|
|
|
诗 |
唐五代 王梵志 |
|
我有一方便,价值百匹练。 相打长伏弱,至死不入县。他人骑大马,我独跨驴子。 回顾担柴汉,心下较些子。
|
|
|
【注释】
王梵志的诗作在唐初流传极广,后来却一直被封建正统派视为“下里巴人”,不能进入诗歌艺术堂奥。现存梵志诗相当大一部分从内容上说,是劝世劝善的诗体道德箴言,这类诗较少文学价值。梵志诗最有文学价值的,当推那些有意无意作出的世态人情的幽默、讽刺画。这里所选的两首诗就是。第一首用第一人称语气写来,类乎戏曲的“道白”。自夸有一处世法宝,就是与世无争、息事宁人。这种旧时代人的一种“共相”,在诗人笔下得到个性化的表现。第二首也用第一人称写,但展现的却是一幅有趣的“三人行”的戏剧性场面。“骑大马”者与“担柴汉”,是贫富悬殊的两极。而作者为这两极间的骑驴者,他的心情是多么矛盾:他比上不足,颇有些不满,但当他看到担柴汉时,便又立刻心安理得起来。
|
|
【评论】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