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|
|
2025年8月6日,Wed |
你是本站 第 73663341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78843017 页 |
|
|
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何梦桂(1228—?) 字岩叟,淳安(今浙江金华)人。咸淳元年(1265)省试第一,廷试一甲三名。授台州军事判官。咸淳十年(1274),任监察御史。至元中,屡征不起,筑室小酉源,自号潜斋。有《潜斋集》。
|
|
|
|
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舒元舆 |
|
|
|
十年一相见, 世俗信多岐。 云雨易分散, 山川长间之。 我衔凤阙恩, 按狱桥山陲。 君在龙骧府, 掌奏羽檄词。 相去百馀里, 魂梦自相驰。 形容在胸臆, 书札通相思。 烦君爱我深, 轻车忽载脂。 塞门秋色老, 霜气方凝姿。 此地少平川, 冈阜相参差。 谁知路非远, 行者多云疲。 君能犯劲风, 信宿凌欹危。 情亲不自倦, 下马开双眉。 相对坐沉吟, 屈指惊岁时。 万事且莫问, 一杯欣共持。 阳乌忽西倾, 明蟾挂高枝。 卷帘引瑶玉, 灭烛临霜墀。 中庭有疏芦, 淅淅闻风吹。 长河卷云色, 凝碧无瑕疵。 一言开我怀, 旷然澹希夷。 悠悠夜方永, 冷思偏相宜。 眉睫无他人, 与君闲解题。 陶然叩寂寞, 再请吟清诗。 得意且忘言, 何况竹与丝。 顷刻过三夕, 起坐轻四肢。 明朝告行去, 惨然还别离。 出门送君去, 君马扬金羁。 回来坐空堂, 寂寞无人知。 重重碧云合, 何处寻佳期。
|
|
|
|
|
|
|
|
|
次北固山下 |
唐五代 王湾 |
|
客路青山下,行舟绿水前。 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 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 乡书何处达,归雁洛阳边。 |
|
|
【注释】
“潮平”句:意为水涨及岸,与岸齐平,亦见水面宽阔。 风正:顺风。 海:此指宽阔的江面。 春:指立春。 旧年:指一年的岁末。 “归雁”句:谓请北归的大雁把乡书带回洛阳。 次:住宿,这里指船停泊。 北固山: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,三面临江,形势险固,因以为名。
|
| 【评析】 |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,旅行江中,即景生情,而起乡愁。开头以对偶句起始,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。次联写江上行船,情景恢弘壮大。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,对仗隐含哲理。尾联见雁思亲,与首联呼应。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。“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”,新旧交替,生生不息,充满生气而又蕴含哲理,形容景物,妙绝千古,体现了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,不失为诗苑奇葩。
从海日东升,春意萌动,放舟于绿水之上,联想起“雁足传书”的故事,表达了淡淡的乡思愁绪。全诗和谐而优美。 | | 【白话译文】 | 离乡出游到北固山下,船行在澄波碧水之间。春潮上涨,水与岸齐,更觉江面宽阔。风平浪已静,孤帆独飘零。残夜还未尽,江上红日升。旧岁将尽,已春意融融。写好的家书何时才能送达?北归的鸿雁呵,替我把乡书带回到洛阳城。 |
|
【评论】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