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欢迎光临
|
|
| 2025年11月7日,Fri |
你是本站 第 76343827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| 总流量为: 82461409 页 |
|
|
| 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冯道 |
|
|
|
莫为危时便怆神, 前程往往有期因。 须知海岳归明主, 未必乾坤陷吉人。 道德几时曾去世, 舟车何处不通津。 但教方寸无诸恶, 狼虎丛中也立身。
|
|
|
|
|
|
|
|
|
|
诉衷情 |
| 北宋 僧仲殊 |
|
清波门外拥轻衣,杨花相送飞。 西湖又还春晚,水树乱莺啼。闲院宇,小帘帏,晚初归。 钟声已过,篆香才点,月到门时。 |
|
|
|
|
| | | 【评析】 | 即使读者不曾到过杭州宝月山,但是,只要读过这首词,便不约而同地会认为这是天生的好言语,读之使人有身临其境般的亲切感受。词中的语言没有明确的情感指向性,没有直抒胸臆,只见静谧的庭院,小小的帷帘,晚霞照拂着归途,钟声在耳边飘逝远去,篆香刚刚点燃,月光照射着寺院的山门。还有什么?没有了。表面上,词中的情感很淡,不过是客观景物的描绘而已。但实际并不这么简单,词人对宝月山,对整个西湖及其周边所有一切都充满深深的爱恋,只是经过佛家排拒“执着”这一修养的过滤,因而在令人神往的美好境界中呈现出一种少有的澄爽空灵。 |
| |
| 【评论】 | | 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 |
|
返回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