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
 首页 
  用户  密码   诗人   朝代   诗词   留言本   注册 
 欢迎光临  
 2025年11月7日,Fri
 你是本站
第 76347330 位
 访客。现在共有  在线
 总流量为: 82474012 页

 诗词查询
 朝代
 
 作者
 
 诗词
 

 每日一作者简介
苏轼(1037—1101)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眉州眉山(今四川眉山)人。父苏洵,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。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(1057年)的进士,官至翰林学士、知制诰、礼部尚书。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,遭贬。卒后追谥文忠。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,文学巨匠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其文纵横恣肆,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独具风格。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并称“苏辛”,有《东坡全集》、《东坡乐府》。

 每日一诗词
唐五代.贯休
宋璟姚崇死,
中庸遂变移。
如何游万里,
只为一胡儿。
泣溻乾坤色,
飘零日月旗。
火从龙阙起,
泪向马嵬垂。
始忆张丞相,
全师郭子仪。
百官皆剽劫,
九庙尽崩隳。
尘扑银轮暗,
雷奔栈阁危。
幸臣方赐死,
野老不胜悲。
及溜飘沦日,
行宫寂寞时。
人心虽未厌,
天意亦难知。
圣两归丹禁,
承乾动四夷。
因知纳谏诤,
始是太平基。

 友情连接
V & L Canada
Power Javascript

长歌行

• 两汉乐府
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
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
常恐秋节至,焜黄华叶衰。
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

【注释】
青青: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。
晞(xī):晒干。
阳春:暖和的春天。
德泽:恩惠。
秋节:秋季。
焜(kūn)黄:枯黄色。
华:同“花”。
老大:年老。
徒:徒然。
 
【评析】
《长歌行》这首诗,主要是勉励人们抓紧青春年华,及早努力,做出成绩。

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。它常采用赋、比、兴、互文、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、对比、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,这首《长歌行》便代表了这种特色。

“青上园中葵”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。清晨、朝露、青葵、阳光,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。春回大地,万物生长,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。诗人的欣喜,感激之情力透纸背,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。“哀”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,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。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、一去不回,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。最后感慨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”,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,有所作为。全诗从青葵起兴,联想到四季变化;又以江河作比,得出应当抓紧时间、奋发努力的结论,其比、兴手法是很明显的。

《长歌行》属汉乐府《相和歌、平调》两首中的第一首。“长歌”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,这一首娓娓道来,有描述,有抒情,有叹惋,也有劝勉,使整首诗含蕴细腻,余意无穷。既继承了“歌以咏志”的传统,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,便于反复吟诵。

全诗共十句,分两层。前六句为一层,说明万物盛衰有时。在春季,草木靠阳光雨露的恩泽蓬勃生长;到秋季,草木就枯黄凋谢了。“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”前四句是描绘春天美好的景致。“常恐秋节至,焜黄花叶衰。”五、六句是联想生物随着季节的推移会由盛变衰。

后四句为第二层,先用水流东海不回头作比,来说明人也是这样,少壮时应及早努力,不要等到老来后悔。“百川到东海,何时复西归?”七、八句是用江河东流不再西归,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。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最后两句写人,指出如果不趁年轻时抓紧学习,老了就会后悔莫及了。

诗人从自然界万物盛衰有时以及江河东流不复归的现象入手,把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示在人们眼前,从而起到了劝勉的作用。今天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”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用来自勉的座右铭。

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比喻方法的运用。比,是比喻,朱熹说是“以彼物比此物也”。本诗前六句是“兴”,但“兴”中也含有“比”。七、八句是“比”,以流水比光阴。
 
【白话译文】
园中青青的向日葵,正盼着阳光晒干露水。温和的春天给大地无限恩惠,万物蓬勃生长,色彩艳丽,常常担心着秋天的到来,花叶又要衰落枯萎了。条条江河向东流入大海,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头?年轻时不发愤学习,年老时只有伤心后悔。
 
【评论】
加入你的评论,请先登录。如果没有帐号,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。
返回
 
 
© Copyright 2001-2025 rdliu.com 诗词意, CANADA. ALL RIGHTS RESERVED
Site Powered By PowerJS Software Ltd, [ 0 sec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