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欢迎光临
|
|
| 2025年11月7日,Fri |
你是本站 第 76333860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| 总流量为: 82425167 页 |
|
|
| 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李邕,字泰和,广陵江都人,兰台郎善之子。长安中,李峤、张廷珪荐其词高行直,拜左拾遗。宋璟劾奏二张,邕于天后前抗言助之。开元初,历殿中侍御史,执政忌其才,频被贬斥。后为北海太守,李林甫傅以罪,杖杀之。邕早擅才名,尤长碑颂,虽贬职在外,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,多赍金帛往求其文,馈遗至巨万。自古鬻文获财,未有其比。尝撰《六公咏》,杜甫《八哀诗》所谓"朗咏六公篇,忧来发蒙蔽"是也。今不传,存诗四首。
|
|
|
|
| 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王昌龄 |
|
|
|
相逢楚水寒, 舟在洞庭驿。 具陈江波事, 不异沦弃迹。 杉上秋雨声, 悲切蒹葭夕。 弹琴收余响, 来送千里客。 平明孤帆心, 岁晚济代策。 时在身未充, 潇湘不盈画。 湖山洲渚联, 澹澹烟景碧。 鱼鳖自有性, 龟龙无能易。 谴黜同所安, 风土任所适。 闭门观玄化, 携手遗损益。
|
|
|
|
|
|
|
|
| 作 者 介 绍 |
|
|
王融(467─493),字元长。琅邪临沂(今属山东)人。南朝齐大臣。王俭从侄。少年聪慧,博涉有文才,累迁太子舍人。齐武帝时,王融曾上书求自试,后迁至秘书丞,官至中书郎。永明九年(公元491年),武帝在芳林园禊宴群臣,并命各人赋诗,时王融作〈曲水诗序〉,文藻富丽,当世称誉。又因融有才辩,使其兼任主客郎,接待北魏使者。但融自恃有才华,希望可在三十岁内成为公辅。时竟陵王萧子良于东府募人,举融为宁朔将军、军主。融与子良相友善,为「竟陵八友」之一。武帝病危,融欲矫诏拥立子良即位,事未成。后郁林王即位,下狱赐死王融,时年二十七岁。王融存有集十卷,已散佚。其文今存五十多篇,颇多陈述政见之作。王融文辞捷迅,援笔可待。精通声律,与沈约、谢眺等一起创造了一种讲究声韵和格律的新体诗,为「永明体」的代表作家。
|
|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