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欢迎光临
|
|
| 2025年11月7日,Fri |
你是本站 第 76333730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| 总流量为: 82424063 页 |
|
|
| 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袁凯 明初诗人。字景文,号海叟。松江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早年好学,曾于杨维桢家席间赋《白燕》诗,一座为之惊服,都称他为"袁白燕"。元末曾为府吏,明初洪武三年(1370),荐授监察御史,后因受太祖朱元璋憎恶,他佯装疯癫,得归故里,常背戴方巾,倒骑乌犍,盘桓山水间,以避监视。袁凯性诙谐,善戏谑,终免于难。
袁凯的诗作,言及现实其少,只于个别篇内有隐晦、曲折的表露。其成功之作多为抒发个人情怀,描述旅人思乡之篇。"落叶萧萧江水长,故园归路更茫茫;一声新燕三更雨,何处行人不断肠"(《客中夜坐》),远离故土的幽情思绪尽出,情真意切。此类佳品尚有《京师得家书》、《淮西夜坐》等。《客中除夕》中"戎马无休歇,关山正渺茫,一杯椒叶酒,未敌泪千行",则以飘泊异乡的旅人身份来写战乱之苦。袁凯诗古体学魏晋,近体师杜甫,但并不囿于古人,有自己意境。古风《从军行》、《杨白花》等古朴激越,余韵悠然。律诗《采石春望》、《京师归至丹阳逢侯生大醉》及七绝《淮东逢张十二信》等,都有杜诗浑厚深沉、真挚含蓄之风,"流出肺腑,卓尔自立"。何景明等推袁凯为明初诗人之冠。 袁著有《海叟集》4卷,附"集外诗"1卷。此集为明弘治间,陆深得旧刻不全本,与何景明、李梦阳更相删定之本。
|
|
|
|
| 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齐己 |
|
|
|
南州君去为寻医, 病色应除似旧时。 久别莫忘庐阜约, 却来须有洞庭诗。 金陵往岁同窥井, 岘首前秋共读碑。 两处山河见兴废, 相思更切卧云期。
|
|
|
|
|
|
|
|
| 作 者 介 绍 |
|
|
徐陵(507~583),南朝梁陳間詩人、駢文家。字孝穆。祖籍東海郯(今山東郯城)。早年即以詩文聞名,隨其父徐□在蕭綱幕下任職。蕭綱立為太子,他又任東宮學士。梁武帝太清二年(548),奉命出使東魏。次年,南方發生侯景之亂,徐陵因此被迫留在鄴城。不久,北齊文宣帝高洋篡魏自立,仍不准他南歸徐陵被留於鄴城達 7年之久。直到西魏攻克江陵,殺死梁元帝蕭繹後,北齊派兵送魏末被浮的梁宗室蕭淵明回南稱帝,才讓他隨同回到建康。南歸後第三年,陳武帝陳霸先代梁自立,他又入陳任職,位至 左光祿大夫、太子少傅。《陳書徐陵傳》說,徐陵的集子經過離亂之後到唐初還有30卷。今本僅存 6卷,其中還有不少篇是殘存的佚文,顯系後人從《藝文類聚》、《文苑英華》等書中輯出的。徐集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人吳兆宜注本,吳注5卷,第6卷為稍後的徐文炳所補注。《玉台新詠》歷來也都認為是徐陵所編選。
|
|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