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|
|
2025年9月22日,Mon |
你是本站 第 74836192 位 访客。现在共有 在线 |
总流量为: 80466472 页 |
|
|
每日一作者简介 |
|
|
|
|
|
|
吕温,字和叔,一字化光,河中人。贞元末,擢进士第。因善王叔文,再迁为左拾遗,以侍御史使吐蕃,元和元年乃还。柳宗元等皆坐叔文贬,温独免。进户部员外郎,与窦群、羊士谔相昵。群为御史中丞,荐温知杂事,士谔为御史,宰相李吉甫持之不报。温乘间奏吉甫阴事,诘辩皆妄,贬均州刺史。议者不厌,再贬道州。久之,徙衡州卒。集十卷,内诗二卷,今编诗二卷。
|
|
|
|
每日一诗词 |
|
|
|
|
|
|
唐五代.刘沧 |
|
|
|
石壁苍苔翠霭浓, 驱车商洛想遗踪。 天高猿叫向山月, 露下鹤声来庙松。 叶堕阴岩疏薜荔, 池经秋雨老芙蓉。 雪髯仙侣何深隐, 千古寂寥云水重。
|
|
|
|
|
|
|
|
作 者 介 绍 |
|
王禹偁(954 - 1001)宋代诗人、散文家。字元之。晚年贬居黄州,故人称王黄州。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)人。 他出身贫寒。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(983)进士。先后在朝任右拾遗直史馆、左司谏知制诰、礼部员外郎知制诰、翰林学士等职。三次被贬,知滁州、黄州、江州等地,咸平四年冬在江州去世。一生为官清廉,刚正不阿,力主改革,向朝廷所上建议,为“庆历新政”的先声。现存诗歌近600首。主张师法白居易、杜甫。自称“本与乐天为后进,敢期子美是前身。” 由于长期担任地方官,比较了解民情,诗中以深厚的同情描写了农民和士兵的苦难,揭露社会的弊端。如《对雪》、《感流亡》、《畲田词》等5首,语言平易流畅,风格简雅古朴。也初步表现出宋诗散文化、议论化的特征。 在散文创作方面,提倡古文,称颂“韩柳文章李杜诗”,认为文章的功用是“传道而明心”。特别强调“不得已而言”,提倡“句之易道,义之易晓”的平实文风。他以创作去实践自己的主张。 政论文《待漏院记》刻划了以天下为己任和以一己之私利为出发点的两类君相,规劝执政者要勤政爱民,而不应该“窃位而苟禄,备员而全身”,语言骈散结合,严谨精练,义正辞严,文笔犀利。被称为“垂世立教之文”。贬官黄州时写的《黄州新建小竹楼记》把自己省工价廉的竹楼诗意化,简洁而富有情韵,艺术感染力较强。自编《小畜集》3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本。另有其曾孙王汾裒辑的《小畜外集》,近人徐规著《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》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