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
 首页 
  用户  密码   诗人   朝代   诗词   留言本   注册 
 欢迎光临  
 2025年11月7日,Fri
 你是本站
第 76333730 位
 访客。现在共有  在线
 总流量为: 82424023 页

 诗词查询
 朝代
 
 作者
 
 诗词
 

 每日一作者简介
袁凯 明初诗人。字景文,号海叟。松江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早年好学,曾于杨维桢家席间赋《白燕》诗,一座为之惊服,都称他为"袁白燕"。元末曾为府吏,明初洪武三年(1370),荐授监察御史,后因受太祖朱元璋憎恶,他佯装疯癫,得归故里,常背戴方巾,倒骑乌犍,盘桓山水间,以避监视。袁凯性诙谐,善戏谑,终免于难。

袁凯的诗作,言及现实其少,只于个别篇内有隐晦、曲折的表露。其成功之作多为抒发个人情怀,描述旅人思乡之篇。"落叶萧萧江水长,故园归路更茫茫;一声新燕三更雨,何处行人不断肠"(《客中夜坐》),远离故土的幽情思绪尽出,情真意切。此类佳品尚有《京师得家书》、《淮西夜坐》等。《客中除夕》中"戎马无休歇,关山正渺茫,一杯椒叶酒,未敌泪千行",则以飘泊异乡的旅人身份来写战乱之苦。袁凯诗古体学魏晋,近体师杜甫,但并不囿于古人,有自己意境。古风《从军行》、《杨白花》等古朴激越,余韵悠然。律诗《采石春望》、《京师归至丹阳逢侯生大醉》及七绝《淮东逢张十二信》等,都有杜诗浑厚深沉、真挚含蓄之风,"流出肺腑,卓尔自立"。何景明等推袁凯为明初诗人之冠。 袁著有《海叟集》4卷,附"集外诗"1卷。此集为明弘治间,陆深得旧刻不全本,与何景明、李梦阳更相删定之本。

 每日一诗词
唐五代.齐己
南州君去为寻医,
病色应除似旧时。
久别莫忘庐阜约,
却来须有洞庭诗。
金陵往岁同窥井,
岘首前秋共读碑。
两处山河见兴废,
相思更切卧云期。

 友情连接
V & L Canada
Power Javascript

谢翱

朝代:南宋
作 者 介 绍
    谢翱(1249~1295年),字皋羽,号乐耕,又号日希发子,乃谢壶山第四子。南宋德中(1275年)元兵南下,文天祥重组军抗元,谢翱散家资募乡兵数百投军,被委任为谘议参军(参与丞相军事)。景炎二年(1277年)八月江西空坑兵败,谢翱与陈龙复等受命入粤组建行府分司,使文丞相顺利入潮。祥兴元年(1278年)四月,其妻毋(音无)氏在后溪船中产一子。十一月谢翱将妻儿托付农夫,出征潮阳、海丰。十二月文天祥在海丰五坡岭被俘,谢翱率残部潜回潮阳白土村。由于叛徒告密,元兵捣毁白土村。谢翱幸有人暗助得以逃脱,将妻儿托付他人。临行嘱托子孙今后不管居于何地,皆以“翔龙”为地名,以纪念帝 登基之地“翔龙”。他星夜潜渡福建转入浙江,隐伏民间。文天祥在大都(今北京)殉国,谢翱悲恸不已,登子陵钓台,祭奠天祥,作《西台恸哭记》为千古绝唱。谢翱不忘复兴宋室,组织月吟诗社,从事抗元活动。1295年病逝于杭州,挚友方凤、吴思齐等遵其嘱葬于子陵钓台南,碑曰:“粤谢翱墓”,志其不忘潮阳妻儿。谢翱著有《日希发集》、《天地间集》等,寄寓家国之痛,真实感人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称“南宋之末,文体卑弱,独翱诗文杰骜有奇气”,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高地位。谢翱的裔孙分创揭阳翔龙(今玉窖)、桃山(今炮台)、潮安、潮阳等地。
 
作  品
 
返回
 
 
© Copyright 2001-2025 rdliu.com 诗词意, CANADA. ALL RIGHTS RESERVED
Site Powered By PowerJS Software Ltd, [ 0 sec ]